【关注】1箭22星,其中一星是学生造的!
27日上午
我国分别在文昌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卫星
祝贺中国航天!
我国成功发射泰景三号01卫星等
22颗卫星
北京时间2022年2月27日11时06分
我国在文昌发射场
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
以“1箭22星”方式
成功将泰景三号01卫星、
泰景四号01卫星
海南一号01/02星、
文昌一号01/02星
吉林一号高分03D10-18星(9颗)
吉林一号MF02A01星
巢湖一号卫星、创星雷神号卫星
天启星座19星、星时代-17卫星
启明星一号卫星、西电一号卫星
共22颗卫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信息
海洋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减灾等服务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第409次飞行
据2月9日的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
蓝皮书(2021年)》
发布会消息
此次任务是长征八号
不带助推器的新构型首飞
发射22颗商业卫星
创造我国一次发射卫星
数量最多的纪录
这22颗卫星中
有一颗特别受湖北人关注
它就是武汉大学牵头
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研制的
“启明星”微纳卫星
“启明星”卫星图片
“启明星”个头很小
整星重量约为19kg
但它集成的功能却很多
它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
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
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
启明星卫星绘图
白天能够获取32谱段
高光谱地球表面地物影像
能够分析水体主要污染物
为水体环境监测提供预警
夜间能够获取8谱段
夜光地球表面影像
更准确分析灯光与经济关系
研究光污染对健康影响
它还能获取红外遥感影像
“珞珈一号”拍摄的武汉夜光遥感影像
“启明星”微纳卫星
是华中首颗“学生造”卫星
缘起于武大学生的想法
研制于武大学生的实践
服务于武大师生的未来
学生研发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2019年9月
在武大一次论文答辩会上
有学生提到有很多新想法
得不到想要的数据去验证
武大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金光教授
与学院巫兆聪教授商量
武大遥感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但以往研究很依赖国外数据
为何不研制自己设计的卫星
按自己需求获取遥感数据
学生团队在工作中
“启明星”研发之初就决定
让在校学生当主角
共有50多名武大学生参与
其中本科生就有20名左右
视频剪辑:胡祉祺
学生宋宇飞在分享
自己的经历和收获时谈到:
“我月初就来到文昌发射基地
参与了星箭组合前的最后测试
见证了卫星发射的全流程
看到长征八号一飞冲天
听到一句句“遥测信号正常”
我的内心激动得无与伦比
‘启明星’带着我们的期许遨游太空
希望它将来能为武大发展
为中国的遥感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学生李津津说:
“我主要研究方向是夜光遥感
能够参与启明星卫星夜光相机的
辐射定标工作
我非常自豪
更荣幸的是
我的建议得到老师和团队的肯定
使启明星卫星成为全球第一颗
具有8个波段夜光相机的卫星
研制过程中
我最大的感触是
理论与实践有很大差距
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
到想法最终得到实现
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巫兆聪教授介绍
“启明星”卫星最大的特点
是工作模式非常灵活
在轨运行时
可以按照地面不同的应用目的
去设计和调整方案
金光教授透露
“启明星”卫星将来
除了服务湖北经济发展
服务武大师生科研
还将展现湖北科研实力
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
未来
“启明星”卫星将为全球
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
提供免费共享数据
我国成功发射
L-SAR 01组B星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08次发射这一卫星由A、B星组成A星已于1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发射目前正按计划开展在轨测试卫星相关功能性能正常B星入轨后将单独开展在轨测试再与A星进行编队测试
陆地探测一号01组A、B双星技术状态基本相同均配置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在轨应用干涉测高和差分形变测量技术可实现重轨干涉形变测量双星编队干涉测高及单星成像等功能完成地表形变测量数字高程模型获取等主要观测任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多模式、多极化等特点
同时它还将支持和服务国土资源地震、防灾减灾基础地理信息获取、林业等应用需求可形成重大灾害快速反应能力对维护国家资源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可以说陆地探测一号01组的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L波段干涉SAR卫星“从无到有”的发展将实现我国差分干涉SAR数据的自主可控
对比国际同类卫星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在编队系统设计SAR系统灵敏度严格回归轨道控制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有望实现国产差分干涉SAR数据从“没得用”到“用得好”的跨越每年节省上亿元数据费用缓解行业应用对国外SAR数据的依赖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往期荐读
来源:共青团中央、央视军事、环球资讯+、极目新闻
编辑:陈遥
核稿:路双英